“爱与智慧同行,梦与成长相伴”。宁国市西津小学始建于1905年,校名时为“养正学堂”。走进位于西津河畔、老城区中心的西小校园,每个角落都充斥着成长的故事,温润着育人的痕迹。百余年来,学校始终坚持把学生成长放在首位,坚持“养正立德,润泽人生”的办学指导思想,恪守“养正、博学、健美、和谐”的校训,践行“五育并举,德育为先”的办学理念,提出“为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积累正能量”的办学目标,用养正教育托举学生灿烂的明天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以德立人 浸润养正好少年

学校秉承“大德育”观,以培养尚德、智慧、书香、健美的新时代好少年为目标,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建设,明确全员育人责任,家校携手,共育花开。学校持续开展“养正教育,习惯先行”系列主题教育活动,促进班风、学风、校风建设,打造学校“十道文明风景线”,号召学生争做“养正五有好少年”。

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教育,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素质。以少先队“自主管理”活动为载体,引导学生在行为习惯、卫生保洁、环境保护、班级劳动、志愿服务等方面遵规守纪,服务他人。结合中华传统节日、校园节庆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,引领学生从小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。

创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,提升学校文化底蕴。学校从“文明”“健康”“乐学”“感恩”“自信”“创新”等切入,开展德育活动。创办“金帆”管乐队、“火箭”小手球队、“亮剑”小交警队、“小百灵”合唱队、“旋风”足球队、“红领巾”创客队、“养正”箜篌队等德育社团,建立“红领巾邮局”“红领巾气象站”“红领巾环保实践基地”“养正之声电视台”“养正园劳动实践基地”等德育实践平台,引导少先队员立志向、修品行、练本领。

学校不断拓展实施养正教育的思路和途径,增强德育课程评价实践,推进德育科研创新,密切家庭学校社会联系,构建三维德育网络,在“立德树人”中守正创新。

新生“开蒙启智”礼、扣好人生“小纽扣”

以智启人 厚植养正好少年

学校以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”为宗旨,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。开展“双减”讨论,树立正确质量观念。学校组织教师开展“双减”大讨论,明白“双减”的最终目标以及实施路径。理念指导行动,全体教师转变观念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让学生学得轻松、身心健康成长。

强化教师研训,练好提质增效本领。学校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坊、青蓝工程,走出去、请进来等不同形式,开展大量线上线下教研和培训活动,营造教学方式变革氛围,不断锤炼教师教研能力。通过示范观摩课、说课评课、片级赛课、论文评比等教学实践活动,展示教师实践研究成果。

严格过程监管,夯实教学质量基础。学校广泛开展个性化的课后辅导,让学生不带问题回家。有步骤、有措施地落实“培优辅困”。学校举行“小作业,大思考”优化作业设计系列学习和研讨活动,使学生的作业效率得到提高、学习能力得到提升。学校开设大量兴趣社团,每年举办读书节、科技节、艺术节,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。

深化多维评价,着力推动评价改革。学校对学生学业评价作相应改革,探索语、数、英等学科“学习之星”的评选,关注学生学习态度、习惯、方法、能力等培养。学校连续11年获得“宁国市教学质量优秀学校”称号,正是“养正”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写照。

“养正书廊”共阅读,书香氤氲满校园

以体健人 强健养正好少年

学校坚守“体育教育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教育”理念,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开展“以体健人”系列活动,深化校园体育教育教学活动。

学校每年举行秋季体质健康达标运动会和春季田径运动会。体质健康达标运动会面向全体学生,通过达标检测给每个学生身体综合评价。田径运动会由各班精选运动员,认真训练,在赛场上顽强拼搏,奉献一场精彩绝伦的竞技运动盛会,用实际行动诠释体育更高、更快、更强的运动精神。

学校引导学生在大课间走向操场、走进大自然、走到阳光下。举办全校学生参与的广播操比赛,开展深受学生欢迎的韵律操、街舞操活动。同时,积极开展“亲子共锻炼”,将体育运动由校内延伸到校外、家庭。

学校是我省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学校,以眼保健操、运动型眼操等形式开展学生爱眼护眼知识教育。学校是全国手球传统学校,从二年级开始,每周开设一节手球课,定期举行校园手球联赛,在学校普及手球教育。学校目前按照年级组建校队,通过专业手球教练组织训练,积极参加省级手球联赛及锦标赛,成绩优异。去年7月,学校手球队员代表宣城市出征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,并取得了亚军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学校还通过西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平台,大力开展体育运动,体能训练、篮球、足球、围棋、象棋、航模、跆拳道、体育舞蹈、轮滑等项目开展得丰富多彩,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。

省级竞赛勇拼搏,手球团队夺银

以美塑人 陶冶养正好少年

近年来,学校始终把学生成长放在学校发展的“正中央”,坚持以美塑人、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。

学校立足实际和学生的发展需求,在一二年级开设陶笛校本课程。面向全体学生经常性地开展文艺教育活动,拓展教学内容,很好地实现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目标。为满足个性化服务需求,学校从校外聘请了十余名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担任箜篌、古筝、小提琴、乐队等社团指导教师,专业辅导艺术教育教学活动。

利用课后服务,学校开设了箜篌、管乐队、小主持人(口才)、美术、书法等18个项目32个班级的个性化社团活动。在这片新天地里,学生热情高涨,自觉、努力地感受美、认识美、表现美、创造美。同时,学校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,书法、绘画、诵读比赛等,为学生搭建美育发展的平台。

学校美育教育坚持面向全体、彰显特色,有计划地开展健康向上、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艺术活动,如将街舞融入大课间,打造特色大课间活动。重点打造“箜篌娃娃团”“金帆乐团”“小百灵合唱团”三大音乐特色艺术社团。普及“美术”活动、突出“书法”特色,擦亮了学校“养正教育”的美育品牌。

“金帆”乐团奏乐曲,养正美育浸润心

以劳育人 锻造养正好少年

春生夏长,校园“养正一米园”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。为了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,学校沿着围墙底部搭建“一米园”小菜地,让二到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体验种植、动手实践的微型基地。播种、浇水、除草、施肥等,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,在劳动中收获丰收的喜悦,感受创造的价值。

为切实发挥劳动育人的重要功能,学校将“养正文化”与劳动教育有机衔接,锻造新时代的养正好少年,坚持将课程与活动相结合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、劳动教育与其他“四育”相结合等三个结合。基于“以劳育人”理念,提炼适合小学生的快乐劳动“48种技能”,把训练学生劳动技能从校内延伸到家庭,开展“亲子共劳动”活动。同时,常态化举行劳动比武展示。发掘家长资源,邀请技工能手到校讲学,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。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,带领学生到工厂和乡村实地参观访问。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德育、智育、美育和体育工作中,构建劳动教育的立体框架。

百余年办学历程,让宁国市西津小学有了优秀的传承。学校坚持在传承中创新,不断深化五育内涵建设,不断诠释“崇德厚学、知行合一、守正创新、追求卓越”的学校精神,讲好养正故事,传递养正声音,让养正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,为形成“理念创新、特色鲜明、省内知名”的“五育并举宁国模式”倾力奉献。

“我是生活小主人”,激发劳动真热情

校长说

“五育并举” 立体多元培养“完整的人”

□宁国市西津小学校长 罗 林

宁国市西津小学建校之初名为“养正学堂”,提炼提出养正教育,彰显了“涵养正道”的育人思想,和当下“立德树人”的教育根本任务高度契合。学校在推进“五育并举”教育实践中,“养正”被赋予丰厚的内涵,使学校历久弥香。

以立德养正,诠释育人应有之义。通过养正个性主题教育活动,让学生树理想、正品行,健心智。推动学生积极践行“养正学堂十大风景线”,争做“养正五有好少年”,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正能量。

以启智养正,谱写素质教育华章。通过抓“双减”,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,将学生的目光引向课外,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。促进学生热爱学习、学会学习、努力学习。助力学生开阔眼界,培养兴趣,提高能力,构建书香校园。

以健体养正,彰显学校办学特色。通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个性特长的体育活动,培养学生形成强健体魄的意识、体育运动的能力、坚持锻炼的意志。构建手球、足球、篮球等校园体育特色文化,促进学生成长。

以美育养正,浸润学生美好心灵。通过着力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,开展各项特色美育实践活动。让学生发现美、认识美,从而塑造美。营造学生在学习、参与、展示中感悟美育养成的经典元素,浸润心灵。

以劳育养正,彰显劳动育人价值。通过基于以劳育人理念的学校特色劳动教育行动方略的实施,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养与劳动技能,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幸福感、成就感与获得感。

西津小学将“五育并举”教育实践作为学校“养正教育”文化建设的一个切入口和着眼点,不断创新,积极探索,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校园里幸福地成长,让养正教育有道,春风化雨无声。

□通讯员章盛清、陈光源、张俊、王进、朱贤武,本报记者谢婷婷

□配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

推荐内容